目前分類:王中和老師《四書》 (5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🟣 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

據於德,是內在的精神境界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在恰當的時間與地點講了正確的話,那是聖靈、良心、良知、良能的大用,與口才好沒關係。

講話的地點、時間、內容,之所以發生作用,絕不是憑著口才,若只憑著口才還會弄巧成拙,絕對要憑著良心、聖靈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禮的本是「仁」
   禮的用是「讓」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人生最重要就是人與人的相處,而人與人的關係在古代稱為「倫理」,人就在倫理上來盡德。

「德」就是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意義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「下學禮,上達仁。」禮的根本是仁。

「仁」是做人的本、生命的本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子曰:「君子無所爭,必也射乎!揖讓而升、下、而飲,其爭也君子。」

🟣 如何表現藍海策略?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觀察別人最重要就是觀察講話,而且要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講話。

🟣 人而無信的「信」,狹義來講是信用,廣義來講是講話的內容,講的話是否使人受益?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子貢問君子。子曰:「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。」

在還沒講之前就把未來要講的那個先做到了,然後再講是以自己做到的才講,因為假如我們沒做到就講會心虛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「德」的基礎是人人關係,與人倫關係有關。

🟣 「禮」是了解到了從人跟人的相處到天地的運行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子曰:「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倫理最根本的關係是男女關係、夫妻關係。

🟣 「是」、「非」、「對」、「錯」的行為準則是什麼呢?這就是《四書》要提供給我們的價值觀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下列指出了學習的精神:

《論語.學而第一》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「學」才能解決所有問題,只要不斷地學,本事愈來愈大,很多問題都會解決。

我們目前遇到的很多困難都牽涉到因為我們學的不夠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擁有被限制?
為什麼能力發揮不出來?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🟣 「克配上帝」就是能夠承擔上天給他的天命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一身之正 → 一家之正 → 一國之正 → 四國之正(四方之國,東西南北) → 天下之正

🟣 整個生命最主要是立德問題,而立德是在人際關係裡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言行的核心在「言」,做什麼就是走過去怎麼跟那個人溝通,重點在於跟那個人說什麼。

🟣 少說一句話,多唸三聲佛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領悟的意義價值會讓我們做那件事情有力量,意味悠長。

🟣 感想心得領悟最主要是意義與價值,讓我們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心裡會有源源不絕的力量,即使損失了、犧牲了,都覺得做的好、做的甘心、做的值得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領悟的意義價值會讓我們做那件事情有力量,意味悠長。

🟣 感想心得領悟最主要是「意義」與「價值」,讓我們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會有心裡源源不絕的力量,即使損失了、犧牲了,都覺得做的好、做的甘心、做的值得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🟣 格物致知是外面的物連到心裡的知(真知,知慧的源頭)。

格物致知是同一個東西,一個在外面,一個在裡頭。

文章標籤

王雅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