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經宗旨:
道之為道,不從天降,不從地出,切近易見,則赤子下胎之初啞啼一聲是也。聽著此一聲啼,何等迫切,想著此一聲啼,多少意味。其時母子骨肉之情,毫髮也似分離不開,頃刻也似安歇不
得,真是繼之者善,成之者性,而直見乎天地之心,亦真是推之四海皆準,垂之萬世無朝夕。
生命太偉大了,不能對象化,只要對象化就會偏頗、我見我執。
儒家的「樂(音肋)」是以禮樂(音悅)為本。
開悟的人就是要搞清楚,在意識跟潛意識接縫的地方找到一條意識跟潛意識打通之路。這是意識的邊緣,就是不二的地方、兩邊交界的地方。
這個宇宙沒有什麼真實的一個東西,全部都是什麼跟什麼的關係。
一個人順利或不順利跟自己的言行有絕大的關係。
由我們所講的話與做的事來看我們以後走的路是越走越寬廣,還是越走越窄。
我們自己講什麼與做什麼,到最後在生活裡有看到什麼現象,心裡一動覺得好奇怪、好可疑,那就要看到之間的關係,這就是在生活裡看到老天爺給我們的啟示,然後來調整我們講什麼與做什麼。
從自己的講話與做事來看自己未來的蛛絲馬跡。
《墨子.明鬼下》
若以為不然,是以吏治官府之不絜廉,男女之為無別者,鬼神見之,民之為淫暴寇亂盜賊,以兵刃毒藥水火,退無罪人乎道路,奪人車馬衣裘以自利者,有鬼神見之。是以吏治官府,不敢不絜廉,見善不敢不賞,見暴不敢不罪。民之為淫暴寇亂盜賊,以兵刃毒藥水火,退無罪人乎道路,奪車馬衣裘以自利者,由此止。是以莫放幽閒,擬乎鬼神之明顯,明有一人畏上誅罪,是以天下治。
故鬼神之明,不可為幽閒廣澤,山林深谷,鬼神之明必知之。鬼神之罰,不可為富貴眾強,勇力強武,堅甲利兵,鬼神之罰必勝之。
心裡不正就已得罪神了,所以我們內在如何光明磊落比較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