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不斷學習真理心態變與一直讀經越讀越深,則環境就會變。
越讀書越了解古聖先賢,越能發現宇宙的某些秘密,則生命就越能改善。
讀書感想心得領悟越多,人生越會改善。
「經」是一種文字結構,這種結構就有神秘力量,「經」所產生的神秘力量就變成「咒」
某種文字的特別結構力量就會產生超乎想像的巨大力量,這稱「咒」或「總持」。
整個家族是一個生命,核心是「孝道」。
五倫八德
孝–父子
悌–兄弟姐妹
忠–君臣
信–朋友
禮義廉恥–夫妻
家庭孝子,國家忠臣,宇宙聖人,天地聖子。從親子關係推到天地關係。
在這個世界看到的孝就可以直通到老天爺,「天命之謂性」。
讀書讀的淺,人生問題多;讀書讀的深,人生問題少。
情緒爆炸就是臉色難看。
子夏問孝,子曰:「色難」
盡孝道最主要是,看父母親臉色不好看能夠撫慰父母親,以及自己臉色不要不好看嚇死父母親。
「色難」就是臉色問題,臉色問題就是心情問題。
懂得聖人所講的話,了解聖人的境界,我們的生存能力就提高了。
「貽誤戎機」沒有即時做決定,沒有把握時機,時機已晚。
「惟命不于常」「天難諶,命靡常」
命是會轉移的,所以不好的命可以修成好的命;好的命如果不把握也會越搞越爛。
命會轉移,所以要把握時機,當機立斷。
好的控制牽涉到時間問題,有沒有辦法早點預備?能早點預備,這件事就是好的控制。
悟道是「心」「時間」「意識」三者之間如何互動、配合,能觀察清楚。
「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;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」
你可以跟他講這個話,卻沒跟他講這個話,那你對人有過失;你不能講這個話,卻講了這個話,禍從口出。有智慧的人不會做失人的事,也不會做失言的事。
孔夫子:「必也正名乎。」就是要知道每個字的意義、用法,很謹慎的來使用這個字。
讀書越有領悟生命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,境界不同看到的宇宙狀況也不同。
「修身」牽涉到倫理關係中的責任。
幫助與賺錢的三個基礎:好學、力行、知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