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Dec 02 Mon 2024 16:21
溝通心領悟-為何人要「動」?
- Dec 02 Mon 2024 10:23
【葉淑芬專訪王中和老師–你的習氣盡了嗎?】
所有問題要解決到最後真的就是一句話: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」一切的源頭都是在自己,只要改了自己之後,這個宇宙是活潑潑的,這個宇宙會改,而我們所認識到的這些人事物都是這個宇宙的一部分,當這個宇宙對我們的態度不同的時候,那些人事物的面貌都會改變。
天下運氣最不好的一件事就是:看到一個老師的毛病。因為我們看到一個老師的毛病,我們就無法受教於這個老師了,這個老師已經不能利益我們了,即使他很想利益我們也沒辦法了。
- Dec 02 Mon 2024 10:09
《論語》為政第二.第十三章-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。
- Dec 01 Sun 2024 16:27
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- 姚臻專訪王中和老師 - 學習觀照自心,正心誠意,致良知】
我們會記在心裡頭、永遠忘不了、想起來就特別有感覺的這些情景,包括看小說、看電影,有些片段的內容讓我們永遠忘不掉,這部分可以探索我們更長遠的生命。
為什麼要學習?為什麼要讀書識字?讀書是為了明理,而明理頭腦才會清楚。
- Dec 01 Sun 2024 12:34
《論語》為政第二.第三章-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- Dec 01 Sun 2024 12:19
【葉淑芬專訪王中和老師–害怕的,也許是你不了解的】
其實我們很害怕的部分,它的本質是疑問,也就是說,為什麼害怕?有一個害怕的原因,在這個原因後面還有一個原因、還有一個原因,到最後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個疑惑,就是這件事我們不了解才會害怕,如果了解了就不害怕,了解了就會處理了,而了解就是智慧,有智慧就有能力,有能力就願意負責,能負責就能面對,能面對就能溝通,所以表面上是害怕,基本上是有一個疑問。
當一個人有疑問的時候就是要去解決,所以求智慧就是要解決疑問。
- Nov 30 Sat 2024 22:25
【葉淑芬專訪王中和老師–宇宙是個活的教育場】
- Nov 30 Sat 2024 22:04
《論語》學而第一.第十一章-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
🟣 子曰:「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」
- Nov 30 Sat 2024 21:52
溝通心領悟-放下 vs 放不下
一般人常說的放下不外乎就是等時間久了沖淡這件事或是不去想,用遺忘的方式來處理。
- Oct 29 Tue 2024 14:21
【葉淑芬專訪王中和老師–良善企業勞資雙贏】